本文转自:泉州晚报
母亲的蒲扇
□何馨凝
(CFP 图)
一到夏天,我常想起老家那把发黄的蒲扇。用竹篾编织的扇面被磨得发亮,手柄缠着褪色的蓝布条,轻轻一摇,就带来阵阵微风,凉爽又舒服。
记得那年暑假,我回乡下小住。仲夏的夜晚闷热得像蒸笼,可村里电网老旧,隔三岔五就会停电。那天我才刚躺上床,风扇就“咔嗒”一声停止运转了,感觉热气瞬间袭来,我不禁抱怨道:“这让人怎么睡觉,一点风都没有。”见我额头的汗水止不住地往外冒,母亲只得起身把屋里的窗户都打开,让晚风能吹进来降温。随后她打开旧木箱翻找东西,过了好一会儿,才摸出那把压在箱底的蒲扇。随后母亲回到床边,开始缓缓摇扇。凉风带着竹香拂来,我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,不知不觉间便沉入了梦乡。
夜色渐深,蝉声渐弱,我一觉醒来,发现躺在身边的母亲,手里的蒲扇还在慢慢地摇动着。只见她一手摇着蒲扇,另一只手憋屈地蜷在脸旁支撑着头。摇得有些累了,她便将拿着扇子的手稍微抬起,小幅度甩动几下,让发酸的手腕放松。扇子发出的沙沙声,混着母亲刻意放轻的呼吸声,仿佛在闷热的夜里织成一张温柔的网,让我很快又闭上眼,打起了盹。
不知过了多久,扇风的节奏慢了下来,我悄悄睁开眼,发现母亲睡着了。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,照亮她眼角的细纹,我这才发现母亲鬓角不知何时已生出白发,心里随之涌起了阵阵酸涩与感动。
后来老家装了空调,那把蒲扇又被收进了箱子里。不过每次假期回去,我总要将它拿起来扇扇风,闻到淡淡的竹叶香,就好像又回到那个停电的夏夜,母亲坐在床边,一下又一下为我摇着蒲扇。我想母亲的爱就像这把旧蒲扇,没有华丽的装饰,却总能在我需要的时候,送来阵阵清凉,让人感觉踏实又妥帖。
(作者系惠安县侯卿中学初三年级学生)
发布于:北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