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称曾经的“雪糕刺客”正走向崩溃边缘,为何“刺”不动了? 还有哪些“刺客”正淡出视野?

曾经“雪糕刺客”缘何刺不动?消费理性回归下的“刺客”退潮

夏日的便利店冰柜前,曾上演着消费者被高价雪糕“暗算”的戏码。如今,钟薛高沦落到1元甩卖无人问津,哈根达斯门店接连关闭,昔日令人咋舌的“雪糕刺客”正集体走向崩溃边缘。这不仅是单个品牌的失意,更折射出消费市场一场深刻的理性回归。当消费者捂紧钱包,那些曾靠营销与噱头横行市场的“刺客们”,正逐一在性价比的阳光下显形、退场。

一、雪糕刺客的崩塌:神话破灭与消费觉醒

曾经,钟薛高以“零添加”“顶级用料”的华丽故事,将一支雪糕的价格推至66元;哈根达斯则凭借“爱她就请她吃”的情感绑架,把冰淇淋塑造成高端浪漫的符号。这些策略一度精准戳中了部分消费者“贵即好”的心理。然而,泡沫终会破裂。消费者很快发现,钟薛高宣传的“特级红提”实为普通散装葡萄干,“不加一滴水”的配料表却赫然标注含水成分;而哈根达斯几十元一个的冰球,解暑效果未必强过两元的老冰棍。当高价无法匹配真实价值,消费者迅速用脚投票。中国新闻网的调研投票清晰显示,绝大多数消费者只愿为冰淇淋支付5元以下的价格。1元的老冰棍、2元的蜜雪冰城甜筒,以其高性价比成为市场新宠,无情挤压着高价雪糕的生存空间。钟薛高与哈根达斯的败退,是消费者对虚高价格与失真营销的集体反叛。

二、刺客退潮:从文具到奶茶的全面理性化

消费理性的回归并非孤例,它正以横扫之势,让多个领域的“刺客”黯然失色:

  • 文具刺客折戟: 曾几何时,一支印着卡通图案的笔售价10元,一个设计花哨的本子叫价20元。然而,学生和家长在实践中清醒认识到,5元的笔书写流畅,3元的本子记录无误。当“实用主义”压倒“颜值溢价”,这些华而不实的高价文具最终只能在货架上积灰。
  • 精品水果刺客失宠: 进口车厘子动辄上百元一斤,日本草莓一颗几十元的“神话”正在破灭。国产水果品质的快速提升是重要推手——山东车厘子、丹东草莓等国产尖货,以更新鲜、更实惠的优势,彻底动摇了“进口即高端”的消费迷信,让天价水果失去市场根基。
  • 网红奶茶刺客降温: 贴上“限定”“联名”标签就敢卖30多元一杯的奶茶,曾短暂收割了消费者的新鲜感。但味蕾是最诚实的裁判,多次尝试后,消费者发现其口感与15元左右的基础款差异甚微。如今,经典款、性价比款成为奶茶消费的主流选择,为噱头支付高额溢价的行为大幅减少。

三、时代转向:第四消费时代的朴素浪潮

“刺客”们的集体退场,深层动因在于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从“第三消费时代”向“第四消费时代”的关键转型。第三消费时代的特征是追求“个性化、多样化、差别化”,消费者愿意为彰显自我、满足新鲜感的商品支付溢价,这正是钟薛高、哈根达斯等高价网红品牌得以崛起的土壤。而当下步入的第四消费时代,则呈现出鲜明的“朴素化、休闲化”倾向。消费者更注重商品本身的实际价值、性价比以及可持续性消费,炫耀性消费降温,理性务实成为主流。这一转型由经济环境变化深刻驱动,非营销手段所能逆转。

欢牛蛋糕屋的倒闭印证了这一点。这家曾获雷军旗下顺为资本近千万美元投资的网红烘焙品牌,于今年6月15日正式宣告倒闭,加盟商集体维权,其兴衰轨迹与钟薛高如出一辙。同样在6月,曾作为90后创业标杆、一餐难求的网红西餐品牌TARENTUM萄木,被曝其深圳、北京、杭州等多地门店关闭或“暂停营业”,官方账号停更。老牌高端品牌亦未能幸免:红极一时的茅台冰淇淋今年大量关店并停产;高端中餐代表鼎泰丰两年内关闭了18家门店,仅余14家艰难维持。无论新兴网红还是传统老字号,在第四消费时代的浪潮下,若固守高价、脱离价值本质,终将被消费者抛弃。

结语

“雪糕刺客”的崩盘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,是一场由消费者主导的价值回归。它宣告了靠信息差、营销噱头和高价标签就能轻松收割的时代已然终结。在第四消费时代朴素、理性的主旋律下,商品的真实价值、使用体验与合理价格成为衡量购买决策的核心标尺。那些仍在试图扮演“刺客”角色的商品,若不能及时撕下虚高标签、回归价值本真,终将如雪糕般在市场的阳光下加速消融。消费理性,终成刺破一切价格泡沫的终极利器。

责任编辑:陈建瑞 SN243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