腮腺炎,不用怕!中医外敷法让你得心应手!

《那些人,那些事,教我读懂人情世故》

真正让我明白“人情世故”这四个字重量的,不是哪本书,而是我二十七岁那年回到老家后,遇见的那些人,经历的那些事。

那年的夏天特别漫长。我刚辞去城里的工作回来,暂时没了收入。好友大陈常叫我去他家吃饭,一开始觉得是兄弟情谊,心里暖暖的。直到第三次去时,他妻子一边盛饭一边笑着说:"又来蹭饭啦?"虽然语气轻松,我的脸却一下子烧了起来。那顿饭吃得格外沉默,筷子都不敢多伸。从那以后,我宁愿在家吃清水煮面,也不再轻易去别人家吃饭。原来,人情债看似无形,却最是沉重。

最让我难堪的是借钱那次。家里急需用钱,我思前想后,向一个认识十年的朋友开了口。电话那头的沉默像一把钝刀子,割得人生疼。最后听到的是"最近手头也紧"的推脱。挂掉电话后,我独自在河边坐到天黑,终于明白:成年人的友情,有时候就值那通电话的长度。

后来我去表叔的装修队帮忙。本以为亲戚会多关照,结果每天收工最晚的是我,工钱却比生手还低。有次我忍不住抱怨活太重,母亲立刻劝我:"都是自家人,别计较。"那一刻我懂了,血缘一旦掺和利益,忍气吞声就成了必修课。

新认识的客户老周让我栽了个大跟头。他天天约我喝茶,热情得像是失散多年的兄弟。等我推掉其他合作全心投入时,他却突然冷淡下来。后来才从别人那儿听说,他只是拿我的方案去压另一个合作方的价。这个教训让我明白:突如其来的热情,多半别有用心。

在工地上,我遇见了刘工。他是业内公认的高手,活多得接不过来。但每次见到他,都是在耐心地给徒弟示范手法。有一次中午休息,听他给妻子打电话:"你决定就好,我都喜欢。"声音温柔得让人惊讶。而我们队里有些年轻人,对客户唯唯诺诺,回家却对家人大呼小叫。刘工常说:"一个人对家人的态度,藏着他最真实的人品。"

李师傅是队里的老好人,但他帮人从不越过自己的底线。请他喝酒,最多六分醉;找他帮忙,他量力而行。他说:"十分力气用八分,留两分给自己转身。做事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。"

去年冬天,我和合作方在结款时产生分歧。我本想找中间人调和,对方却直接拿出合同:"白纸黑字,按约定办。"本以为会伤感情,结果问题解决得干净利落。现在我们还常合作,因为清楚对方的底线,反而相处得更轻松。

这些点点滴滴,都是在生活这所大学里学到的真知识。如今我也到了带徒弟的年纪,每当年轻人问我什么是人情世故,我就会想起那些年:想起表叔工地上的夕阳,想起刘工打电话时温柔的神情,想起李师傅那杯永远只喝六分的酒。

我会告诉他们:人情世故不是圆滑,而是理性;不是算计,而是自保。知世故而不世故,通人情却不人情,才是真正的成熟。

这堂课没有毕业的那天,我们都在路上,且行且学。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